8.2 第一篇論文
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Shuji Nakamura
在進入日亞化學(Nichia)工作時,是一位沒有博士學位,
沒有一篇SCI文章的碩士,
在德島的鄉下小公司做研究,
最後卻成為諾貝爾獎得主,
這種"穿木屐登聖母峰"的精神令人感佩。
想當初,Nakamura第一次發明氮化鎵藍光LED時,
所投的第一篇SCI論文,就是應用物理通訊(Applied Physics Letters),
Nakamura說當年會選擇Applied Physics Letters是因為APL的審查很嚴格,
一旦文章被刊登,就等於是全世界光電學家都看到你的文章了。(註)
阿信老師也想沾沾光,
因為阿信老師的第一篇SCI論文,
也是獲得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青睞,
在阿信老師5年的攻讀博士學位期間,
總共有3篇獲得Applied Physics Letters青睞,
第一篇是阿信老師的第一砲,
第二篇是APL 2012年最佳論文前20名,獲得下載超過3000次,
第三篇則是第一作者的代表作。
註: 參考文獻: Nakamura自傳式著作,我的思考,我的光。時報出版社。2015。
在進入日亞化學(Nichia)工作時,是一位沒有博士學位,
沒有一篇SCI文章的碩士,
在德島的鄉下小公司做研究,
最後卻成為諾貝爾獎得主,
這種"穿木屐登聖母峰"的精神令人感佩。
想當初,Nakamura第一次發明氮化鎵藍光LED時,
所投的第一篇SCI論文,就是應用物理通訊(Applied Physics Letters),
Nakamura說當年會選擇Applied Physics Letters是因為APL的審查很嚴格,
一旦文章被刊登,就等於是全世界光電學家都看到你的文章了。(註)
阿信老師也想沾沾光,
因為阿信老師的第一篇SCI論文,
也是獲得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青睞,
在阿信老師5年的攻讀博士學位期間,
總共有3篇獲得Applied Physics Letters青睞,
第一篇是阿信老師的第一砲,
第二篇是APL 2012年最佳論文前20名,獲得下載超過3000次,
第三篇則是第一作者的代表作。
註: 參考文獻: Nakamura自傳式著作,我的思考,我的光。時報出版社。2015。
留言
張貼留言